我的观点大致是,战术上打了个平手,港府没有对索罗斯等国际炒家造成致命伤,所谓索罗斯损失惨重是不好这么说的。但是相比其他国家的被收割好得太多,达到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结果类似朝鲜战争。战术平局,战损五五开,但是战略胜利。

我在这位答主 @zzzK 的回答下面提出了几条质疑:
1、他忽略了索罗斯做空港币的成本,1200亿做空港币,受到港府阻击败退,收益居然按0而不是负数计算,削减索罗斯损失1。
2、股票做空按照下跌值60%的一半30%计算收益率,我之前回答的时候没看清楚,质疑他60%都算在索罗斯手里,这条我错了。

3、他忽略了港股和香港本地金融大佬阻击兼带收割的情况,削减了索罗斯的收益损失2。股票市场是通过交易价格影响股票估值导致总值浮动的市场,泡沫就是这么来的,市值蒸发的说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自己也在大谈泡沫破裂,可是忽然夹杂着“钱总共是恒定的股民亏惨了一定有人赚了而且赚的人就是索罗斯等国际炒家”这么一句,是否有点违和啊?而且港府和本地金融大佬也在这场金融战里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收割误伤到股民韭菜,同时从索罗斯们的预期收益里割走一块。

我的这点质疑我觉得还可以坚持一下。
所以在他的测算基础上,扣除掉我提出的2条索罗斯收益减损,索罗斯当年的一番操作最多平账退出。不过花了那么多精力调动那么多资源最后无果而退,对于具有资本扩张硬性要求的这些金融机构而言,其实就是一次重大失败。

再进一步来看,在长远的影响上,这次金融战意义深远,中国改变了国际金融炒家的行为模式,他们此后再也没有对中国主导的金融市场——无论是香港还是沪深(半封闭市场更不可能)发起大规模金融攻击。和朝鲜战争一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国际势力从此在这一领域绕着中国走,避免直接冲突,而只是搞些对个别企业的股权操作或者国际大宗期货原料的价格战等摩擦,占点便宜,想要像近期击溃委内瑞拉经济那样攻击中国经济已成妄想。
中国从此拥有了20多年稳定的金融环境,得以树立了金融自信,开始了金融业改革开放,逐步进军国际金融市场。说得不客气点,今天的中国敢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撬美帝的金融墙角,也受到当年那场金融战的余荫。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当年是索罗斯赢了,那就是证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一样没有金融自卫能力,国际炒家就应该一次又一次发动这种战争,而不是绕着我们走。如果是索罗斯赢了,中国就不会有这点自信进行金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