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广泛普及,尤其是近几年“发现即治疗”政策的实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生存质量大大提高,艾滋病正逐渐由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转变为一种普通的慢性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目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通常采用“鸡尾酒疗法”,即将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中的2-3种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其与鸡尾酒的配制形式相似而得名。

2.抗病毒治疗有哪些好处?
抗病毒治疗可以使血浆中的病毒明显减少,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疗效,使被破坏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或部分恢复,减轻艾滋病病毒对免疫功能的破坏,减少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同时,还能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几率,保护家人和朋友不受感染,进一步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3.抗病毒药物要吃多久?
一般来说,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要终生服药,并且不可以随便停药,就像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4.CD4细胞上来了,能不能停药?
即使CD4细胞计数上来了,自己感觉病情大有好转,体力恢复很快,这个时候也不能停药。 因为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活动的病毒,一旦停药,躲藏在体内静止的病毒又会开始活动并大量复制,再次破坏刚恢复的免疫功能,导致病情出现反复,不利于治疗。

5.吃药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只有定期进行复查,才能监测治疗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生的详细查体如称量体重;药物副作用的检测如血细胞计数、肝功能;反映治疗效果的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
6.吃药后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的几周内,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有些人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疲劳、恶心和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头痛、皮疹等,但一般都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大部分不良反应会在2-3个月后慢慢减轻或消失。所以即使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也要继续服药。极少数的人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的皮疹、胰腺炎和乳酸酸中毒等,这时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