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实的医学知识功底和勤于动手能力,以及她对“治病救人”使命的理解,巧稚在工作中开始独当一面。看看她的生活轨迹吧。
1931年,升任总住院医师,她是该职位的第一位女性,也是妇产科职位最高的中国医生。而当时协和的高职位几乎清一色是美国人或英国人。

1937年,被聘为妇产科副教授。无数紧张忙碌的日子,她都是陪伴病人度过的,诸多的疑难杂症病人在她手里重又获得新生。
1939年,被派往美国学习。1年后结束学习,即将回国。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胶着状态,许多欧洲人都奔向美国,以林巧稚的资历和能力,可以在美国任何一家医院得到很好的工作,但她却义无反顾回到了千疮百孔的祖国。

1941年12月8日,日本占领封锁协和。拘押了院长及美籍高层管理者,门诊被关闭,住院患者被迫出院,学校停课,教职员和学生被迫离校。
协和,北京城里的“国中国”,成了苍茫世界中的孤岛。
林巧稚离不开她的病人,她选择了留在北京挂牌行医。

东城东堂子胡同10号的四合院是林巧稚和亲人们租住并且行医的地方,妇产科门诊的开业,让林巧稚接触到了北平城区的下层妇女,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在这里,她见到了众多的患有反复妇科炎症、经久不愈的性病、各种占位病变的妇女,这些女人健康被蚕食,尊严被摧毁,幸福被磨蚀,她们平时有病能拖就拖,能扛就扛,扛不住就去药店抓几幅药,大医院从没进过,协和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如今协和的医生成了她们的街坊,说话和气、医术高明,还总是想着替她们省钱,林巧稚处方用药,不但倾注了她的经验和智慧,还倾注了怜惜和悲悯。
遇到产妇行动困难,她就到产妇家里出诊。面对贫穷无助的病人,她不但不收诊疗费,还拿自己的钱给产妇买营养品。
无论是达官贵族家的娇小姐、阔太太,还是平民百姓家的劳动妇女,亦或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暗娼或妓女,林大夫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精心为她们治疗。日复一日面对永无尽头的疾病,她总是和悦地接纳、善待每个人。在这里的工作持续了6年,患者一共8887名。
1948年5月,协和医院复院。林巧稚担任了协和妇产科系主任、教授,再次回到忙碌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谙政治的林巧稚拒绝了多项社会活动,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工作中。她是妇产科大夫,见多了各种身患性病的女人,她痛惜那些先天梅毒儿,痛恨污秽的娼妓制度,对新政权清除社会丑恶的气魄和力量感到了强烈的震动。她开始关注共产党。并且开始相信共产党是能够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政党。
她依旧在门诊看着永远也看不完的病人。这其中也有邓颖超和张洁清,高级领导人的夫人们为了革命事业出生入死,要不到自己的孩子,林巧稚被深深打动了,而这些夫人们也被林大夫的认真负责、谦和近人,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的品质所吸引。
在我的脑海中常常闪回这样的场景:一身素色修身旗袍的林大夫,看上去高贵脱俗、干练洒脱。她穿行在病房和门诊,她给病人送去慰藉,她为病人掖被角,给那些贫穷的妇女支付医疗费用,给流产的病人买营养品……她自己没有孩子,但她亲手接生了5万孩子,每一个她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Lin Qiao zhi’s Baby”她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