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工企业何去何从?

滑心悦滑心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力成本”。以目前的形式来看,重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迅速提高(虽然跟越南比还是高很多);而像电脑电子产品这样的产业则向印度和土耳其转移。

对于重庆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缺乏高端制造业,缺乏金融等产业,能够吸引外资的手段相当有限。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重庆只能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成本。 当然,重庆可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争取实现产业升级。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就算最终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也仍然会有大量劳动力失业的问题存在——新的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研发人才,但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少。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失去这些代工厂惋惜。因为这些代工厂之所以会搬到沿海地区或者东南亚国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迅速上升。如果说以前还有很多人愿意从事这些工作的话,那么现在就有更多人的选择权更大了——中国除了这些低端的制造行业外,还有很多新兴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可以提供高薪的工作岗位。如果是一个年轻人,我劝你还是放弃寻找这些代工厂的工作机会吧,你的才华应该用在该用得上的地方。

巫炜镁巫炜镁优质答主

事实上,早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汽车行业步入低谷时,重庆多家代工汽车企业出现产销下滑,一些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虽然去年以来欧美及国内市场回暖,但代工企业产销增速普遍低于重庆平均水平。

以力帆旗下的河南比德文为例,今年其产销目标仅为3万辆。重庆长安跨越1-11月同比增长34.6%,重庆长安标致雪铁龙、北京现代(重庆基地)产销分别同比下降17.4%和15.4%。

重庆市场分析师任万付认为,长安和东风等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在技术和品牌上突飞猛进,已经把长安铃木、一汽夏利、北汽银翔、北汽幻速、重庆长安标致雪铁龙等汽车代工企业远远甩在后面。

一些代工企业正试图通过研发和技术投入谋求转型,摆脱“代工”被动局面。如长安铃木正积极研发1.2升及以下排量发动机,并准备搭载旗下多款车型。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小康动力正逐步成为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这种转型需要长时间的资金和技术积累。

与这些相对“幸运”的代工车企相比,更多小型代工车企发展已经举步维艰。如重庆华西、青岛宝通、重庆野马等代工企业均面临资金、市场和技术制约。

“从长远看,代工企业想摆脱发展窘境,必须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企业独立品牌。”任万付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